gdd中标丨浙工大工程设计集团中标泗洲中国古代造纸遗址综保复兴项目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成功中标泗洲中国古代造纸遗址综保复兴项目。该项目以泗洲造纸作坊遗址为整体价值阐释与展示的心,打造富阳造纸文化展示的新窗口,谱写杭州宋韵文化展示的新篇章。
总用地面积 | 336381.83㎡
项目总建筑面积 | 45449㎡
地上总建筑面积 | 39328㎡
地下总建筑面积 | 6121㎡
项目位于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原泗洲村、凤凰山北麓与新义溪之间的台地上,用地北临新义溪,南至高泰线,西靠320国道,纵览基地,山水兼胜,交通畅联。本次遗址公园用地面积约336381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449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工艺流程最完整的造纸产业遗址。
以址述纸,道尽泗州造纸文化
深入提炼遗址文化内涵及深挖遗址关联价值,从科学的角度采用整体保护的方式切实保护好遗址本体及环境,恢复遗址历史信息及整体局。
据现状遗址的坏因素和遗址状态,保护措施可分为两类:
- 已挖掘的遗址——考古棚保护+止水措施+恒温恒湿
- 未挖掘的文化积——地表径流组织+植物系干预
基于对山形水系分析及现状环境问题的分析,对整体的历史风貌进行一定恢复,具体措施:
- 对古水系——部分水系恢复+地面识。
- 对古山体——据上位规划,局部修复凤凰山的历史山形
- 对河滩——结合现状新义溪进行恢复
- 对农田——延续农田风貌,采用宋代农作物选种,展现宋代大田景观风貌
- 对民居——恢复村落民居
将与泗洲造纸作坊遗址相关的生产区、仓储物流区、头、生活区、原料采集区这些碎片点整合串联,模拟展示古代完整的造纸生产、生活、仓储运输动线。
在泗洲造纸遗址的阐释与展示体系构建中,持续坚持“保护第一、最小干预”的理念,统筹好专业化和大众化的两个维度,切实增强遗址现场的可看性、可读性,推进活态展示,为广大游客瞻仰历史、朝圣文明提供更好的参访体验。
着力打造泗洲造纸遗址公园“现场+场馆”的综合展示体系,明确各司其职、各擅胜场、高度融合的展示原则
立足于泗洲造纸遗址及其背景环境,并突出重点、以点串线、串线成面地构建遗址及其背景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化展示。
探索适度利用现代科技和艺术的虚拟化、数字化展示,丰富遗址的展示体系,提高遗产的观赏性、可看性和趣味性。
动静结合,充分利用“线上开放考古平台+多项线下走入式、沉浸式、体验式的展示互动”。
以纸述址,绘就泗州明日芳华
以纸为源——拟纸之态,述纸之形,以“纸”作为灵感来源,提取纸的不同形态、质感、色泽、肌理以及与造纸相关的元素运用到建筑、景观及服务设施中去。
以宋为魂——推崇宋朝追求的自然真实,极简内敛的审美,铺垫泗洲造纸遗址公园项目的宋韵气质底色。
古今新译——空间场域以历史场地特征为底色,结合现状地形与功能阐释主题,形成各具特色的新空间。
为了实现遗址公园的良性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采用“运营前置”模式,实现”内容策划、产业引导、管理协调“三齐驱,以满足考古科、公众教育和公共文化、及经营性服务等多维度需求,打造一个整合遗址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产业资源相融合的综合性公共空间,使之既能成为富阳地性的文化节点,又能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旅游目的地。
考虑公园历史环境、现状基底、遗址范围,据历史环境局遗址公园心价值的进一步提炼。最后形成一环两廊聚六区的空间局:
一环——遗址公园共生环
两廊——阳陂湖凤-凰山生态廊、泗洲溪景廊
三线——历史感知原生线、文化体验次生线、深度学再生线
六大功能分区——河滩景观区、遗址本体展示区、考古预留区(农耕生活展示区)、古法造纸模拟展示区(造纸生产活态展示区)、主入口及博物馆综合展示区、游客配套服务区(田园村落展示区 主入口及博)
以宋史为据,结合造纸产业特征,模拟村落中的街巷肌理、水系走向,复原宗祠、村落公共活动中心、民居院落等场景。
以宋画和《营造法式》等史籍资料作为参考,提取建筑元素和建筑语言,以地域性建筑材料打造具有泗洲特色的宋韵建筑。
▲ 综合游客配套服务区河滩景观区
提炼宋代竹纸的形态,寓形于建筑本体,绘就泗洲的山水画卷。
立足于纸文化的传播与体验,传宋韵之古风。
▲ 遗址本体展示区主入口及博物馆综合展示区
以古法竹纸制作工艺为纽带,还原宋代造纸工坊建筑
重温体验传统老记忆,再现泗洲造纸工艺的精髓
▲ 古法造纸模拟展示区考古预留区
注:方案为投概念设计,最终实施效果以官方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