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d获奖丨集团多项作品获2025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首届建筑创作奖

2025-11-04 邱银屏 6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近日,首届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共有五项作品入围并获奖,彰显了集团在建筑创作领域的专业实力与行业认可度。本次评选由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以“发掘青年设计力量、推动建筑创作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导向,旨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激发建筑设计创新活力。经过多轮严谨评审,本次评选最终产生169项获奖作品,含一等奖35项、二等奖65项、三等奖69项。未来集团将持续深耕建筑领域,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专业力量。

图片关键词

奖项|二等奖

用地面积7046.69㎡

建筑面积|2691.69㎡

设计时间|2024年

设计团队丨工程设计中心

项目位于玉环市大麦屿港,地处国家一类口岸核心区,为玉环“以港兴城、向海图强”战略支点。本项目为该港打造帝王蟹主题餐厅及配套海滨公园,承担城市海上形象窗口功能。设计以“海滨文化”为根基,采用公园与城市空间融合的立体化布局,构建情景式商业公园。依托帝王蟹IP主题餐厅,整合海鲜烧烤、生鲜集市、海滩音乐节等业态,形成综合休闲场景。


项目通过地域化建筑形态优化海岸线风貌,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同时构建市民及游客活动场所。建筑沿北侧车行道路线性排布,最大化南侧室外景观空间,划分休闲活动、户外餐饮及滨海广场三大主题区。建筑打破长板体量,划分商业单元体块,置入二层室外平台及绿化空间,形成立体生态“美食聚落”。


立面设计提取当地渔业元素,以白帆为意象抽象线性造型,采用单坡屋顶。建筑采用“下咖上白”配色,与周边民居色调统一,削弱体量感。入口区设置帝王蟹雕塑作为标识;休闲与户外餐饮区配置灵活外摆设施,衔接商业活动;滨海广场区依托一线海景,布置步道、坐凳及乡土植物,完善休闲体验。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奖项|二等奖

用地面积|12940.2㎡

建筑面积|4785.2㎡

设计时间2022年

设计团队丨第四建筑设计研究院 徐青团队

方案设计团队丨澜加(杭州)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设计充分挖掘下岩贝村穿岩十九峰、云海、梯田茶园等最具特色的景观资源,提出“下岩贝·上云端”的文化IP。


设计提出“云峰十二重”的设计理念,遥映穿岩十九峰,通过十二个异形多面体块拟山峰之态、呈云峰之姿,采用内置LED灯光的膜结构作为外围护结构,结合二层轻盈的共享大平台,使建筑诗意的栖息于山林云海之中。


同时引用下岩贝山地民居依山而筑的特点,以悬挑的屋顶形成灰空间,置入民宿大堂的功能;客房区域顺应地势,层层跌落,屋顶为观景平台,下部为客房,建筑延续场地基因,以毛石作为墙面砌筑材料,融山隐绿于自然环境之中。


三角头观景平台及餐厅则通过大悬挑创造对话空间,立面采用烧杉板等自然亲和材料,室内外相互渗透,使游客恍若置身悬崖之上,云海穿行,山峦相伴,感受自然的浩瀚景色。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奖项|三等奖

用地面积|233454㎡

建筑面积|353135㎡

设计时间|2022年

设计团队丨工程设计中心

龙游瀫智慧产业园位于龙游湖核心区块。设计深入探索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之道,以“轻柔介入”为核心原则,依山就势,保留并优化原有的生态绿坡,外延绿脉,内修地景,构建了一幅交融山水的生态画卷。


建筑群体依山就势,随势赋形,充分利用地形高差,打造出层层退台的建筑形态,仿照自然山体的起伏,演绎出如山的建筑形象。同时,通过微地形处理,利用高差设置架空空间,形成了圜丘漫步的空间模式,使居民在社区内随处可感受自然之美。


秉承“共享开放,编织未来”的设计理念,龙游瀫智慧产业园打破传统界限,通过多维共享功能的置入,构建了一个多维集合、迭代共享的无界城境。项目整体规划结构采用“一心一环三区”的布局模式,将功能空间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开放、互联的社区网络。公共场馆作为共享功能的载体,被巧妙地嵌入园区之中,而共享环与共享连廊则如同城市的血脉,串联起各个功能区块。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奖项|三等奖

用地面积|100428㎡

建筑面积|76644.97㎡

设计时间|2023年

设计团队丨工程设计中心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位于平阳县腾蛟镇清湾村江南丘陵地带,以“织补山川”为理念。通过精细化修复、融合与重塑,回应山地开发中的地貌变化挑战,实现建筑与场地文脉、自然环境的共生。设计以开山、补山、雕琢、植入为路径,构建建筑与自然交织的校园格局。


规划采用“补山”手法,建筑群顺应山势层层叠落,如奇石叠嶂逐级铺展。中央台阶广场作为中轴线核心,以山道回转、山泉奔涌的动态形态注入活力;图书综合楼锚定轴线终端并与山体共生,底层架空如奇石临泉,勾勒出竖轴山水的林泉意境。


功能分区兼顾地形与效率:东侧教学区面向城市道路,以中央阶梯广场为中心中轴对称布局;西侧生活区适配高地势落差,底层细化为多台地;中部设体育运动区与食堂,衔接两区动线。田径场局部架空,下部整合体育馆与篮排球场,借地形高差构建步行连廊。


景观以中央阶梯广场为核心,演绎山道、清泉、叠嶂的自然神韵。建筑叠落屋面形成错落山地花园,还原山形轮廓;北侧借山体护坡设栈道与垂直绿化,打造可游可观的高线公园,通过综合楼屋面与教学区景观贯通。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奖项|三等奖

用地面积|29566㎡

建筑面积|220580㎡

设计时间|2023年

设计团队丨第四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作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钱江世纪城飞虹路与永晖路重要交叉路口,位置显著,该项目的建成将对核心区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建筑造型由底层裙房与三幢不同高度的塔楼部分组成,其中造型亮点在于将三幢塔楼相互贯通于一巨大的悬挑圆环,特征显著。


裙房以灵动的曲线回应不规则用地边界,并巧妙地将商业与公交场站功能融为一体,塔楼部分以连续的竖向线条将平面的柔和与立面的简洁相柔和,并在局部作退台处理,三幢塔楼自飞虹路与永晖路交叉口的C座起顺时针递次升高,在靠近地铁站的A座达到建筑制高点,对营造基地内建筑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方案以“钱塘问鼎,环碧江南”为设计出发点,打破传统商业商务核心地标钢筋水泥的机械印象,将一座生态化的环形江南园林置入建筑中部,以绿色、自然、生态、趣味视觉主基调,在高密度的城市商务核心区中心塑造建筑与绿化景观相融合的流畅造型,体现科创之城与生态之城的有机融合。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电话咨询
公司招聘
在线联系